一整個家的回歸旅程|從紐約20呎貨櫃海運回台灣的真實故事
有時候,一趟搬家,不只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,而是從「生活的一章」搬向「人生的新篇章」。
這次的客戶,就是這樣的故事主角。
她在美國紐約生活多年,從學生到成家立業,家裡的東西早已不是簡單幾箱能裝得下的程度。當決定要搬回台灣時,面對的不只是離別,還有那堆滿屋子的家具、模型、床墊、沙發——每一件都充滿生活的痕跡與回憶。
而我們要做的,就是讓這段「回家的旅程」變得更安心。
從猶豫到決定:一個家的體積,遠比想像大
當初這位客人第一次來訊息詢問時,其實非常猶豫。她原本打算只寄幾箱衣服和生活用品,剩下家具全都賣掉。
但真正開始整理時,發現很多東西都割捨不下:
-
陪伴她十年的 沙發與床架,
-
留學時帶來的 小茶几與書桌,
-
收藏多年的 模型與裝飾品,
-
還有熟悉的 床、擺飾、高爾夫球具……
「這些東西雖然舊了,但都是家的味道。」她這麼說。
最後,她決定不再糾結,用 一個 20 呎貨櫃,把整個家完整帶回台灣。

打包過程:從紐約小公寓到整櫃滿滿的回憶
這趟搬家包含了三十多個紙箱,加上大型家具與家飾。為了確保每件物品都能安全抵達,我們在打包前花了很多時間協助規劃。
為了避免家具在長途航運中受損,我們提供了幾個重點建議:
-
床墊與沙發類:使用防潮膜與厚層氣泡布包裹,再外覆牛皮紙固定。
-
木質家具:邊角使用厚紙板與泡棉保護,防止運送中磕碰。
-
模型與裝飾品:每一件都獨立包裝,內層以氣泡袋、外層以小箱裝入大箱中。
這些細節雖不起眼,卻是跨國搬家中最關鍵的環節。
為什麼選擇海運,而不是空運?
對於這樣整櫃搬家的規模,空運幾乎不在考慮範圍內。空運雖快,但費用高、重量與體積限制嚴格;而海運相對費用合理、可承載家具與大量箱件,對於整戶搬遷來說更實際。
20 呎貨櫃大約可裝下:
-
約 25~30 箱標準行李箱大小的物品,外加
-
2~3 張床、數張椅子與小家具。
這位客人的物品剛好「剛剛好」滿一櫃。
台灣段服務:不只是送到家,而是「放好為止」
貨櫃抵達台灣後,清關過程順利。由於文件準備完善,整體流程僅花了幾天時間。
比較特別的是,這位客人希望家具能直接擺放到指定位置——例如:
-
沙發放在客廳靠窗
-
雙人床架組裝後放主臥
-
書桌與椅子擺在書房角落
我們安排了台灣端的搬運夥伴協助入戶搬運與定位服務。當最後一張椅子放好時,她笑著說:
「真沒想到從紐約到台灣,可以這麼順利。整個家都回來了。」
那一刻,真的有種幫她「重建生活」的成就感。

20呎貨櫃搬家的幾個重點建議
經過這次經驗,我們也整理出幾項實用建議,給未來準備搬家的朋友參考:
-
提早規劃
貨櫃安排都需要提早決定,越早開始打包安排及規劃,較可避免臨時出現問題。 -
拍照留證與標示方向
對貴重或易碎物品,建議拍照紀錄,並貼上「This side up」等提示標籤。 -
清單準備完整
移民回台行李、個人物品皆為自用,清關更順利,越早開始準備清單不擔心! -
台灣收貨時確認空間動線
若有大型家具,記得量測電梯與門寬,以免送達當天無法搬入。
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家:不只是運送,而是回歸
每一次跨國搬家,都是一次重新開始。
從打包那天起,箱子裡裝的不只是物品,還有多年來的生活習慣、情感與記憶。
這位從紐約回台灣的客人,用一個 20 呎貨櫃,帶回了完整的「家」。
那天我們在現場看到她坐在熟悉的沙發上、靠著舊枕頭,微笑說:「真的有回家的感覺了。」
那一刻,我們也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價值——
不只是幫人運貨,而是幫一個家「回到該有的位置」。
如果你也準備從海外搬回台灣
無論你現在身在 紐約、多倫多、洛杉磯、溫哥華、倫敦,
不論是留學結束、退休返鄉,或是全家搬遷,
我們都能協助你:
-
規劃最合適的海運方案(20 呎 / 40 呎 / 散貨拼櫃)
-
提供包裝與清關建議
-
由台灣團隊接手配送到府
讓整個搬家過程更輕鬆、更透明、更安心。
回家的距離,也許遙遠,但每一個細節,我們都能幫你顧好。
如果你正在考慮從海外搬家回台灣,歡迎與我們聯繫——讓你的家,也能順利啟程回家。
